close
11/2辦理的手作味噌活動在秋月老師仔細的教學下圓滿完成!
手作味噌需要至少三個月的熟成期,因此學員們今天都捧著一碗半成品回家。
雖然是半成品,但我們相信比起使用化學催化的方式,
手作味噌自然發酵的甘醇風味,絕對是值得等待的!
(下圖)米麴和黃豆混合的味噌半成品
秋月老師的父親是基隆的總鋪師,從小就受到料理方面的薰陶,本身也熱愛鑽研,
後來自己到日本進修,學會許多日式料理以及製作味噌、米麴的絕活,回台灣大力推廣。
手作味噌的好處在哪裡呢?秋月老師說,黃豆的蛋白質會被米麴菌分解成糖分和人體需要的營養素,
(等於努力工作的小菌菌們先幫我門消化好了)因此,味噌不但對腸胃和身體都有益處,
更是結合了自然奧妙和人類智慧,一代代留傳下來的健康食材。
以下就跟大家分享手作味噌的做法囉!(米麴必須向專門賣家購買)
材料:
黃豆、米麴、鹽巴、米酒適量(消毒用)
黃豆(乾重):米麴=1:1
米麴:鹽巴=10:1
例如黃豆1公斤+米麴1公斤+鹽巴100公克
貼心提醒:
◎ 所有容器、工具和手在接觸材料前都要用米酒消毒
◎ 米麴菌育高溫會失去活性,請注意黃豆溫度勿超過體溫
步驟:
- 將黃豆泡水4小時(泡水後重量約增加一倍),放入電鍋蒸熟(內鍋放少量水,外鍋放2杯水)。
- 過程須開蓋攪拌,若不夠熟則外鍋再加水。均勻蒸熟至可以用手指把黃豆捏碎的程度。
- 黃豆放涼,在大鍋內和米麴及鹽巴混合,用手攪拌均勻。
- 將3放入調理機磨細;或放入塑膠袋,用擀麵棍或酒瓶等容器壓成泥狀(留下部分顆粒就會變成粗味噌)。
- 將磨好的材料放進廣口容器中,緊密壓實。表面灑少許米酒,用湯匙抹平。
- 鋪兩層保鮮膜,和味噌緊密貼合。容器邊緣用米酒擦拭殺菌。
- 在味噌上壓重物,例如公升的水瓶或石頭,避免空氣中雜菌進入。
- 每個月攪拌一次。當中表面若有雜菌產生,可刮除後,再用米酒消毒。
- 放置三個月熟成,放更久會顏色會轉深,例如日本關東地區使用的赤味噌,就是放置三年的味噌,風味更為濃郁。
(下圖)學員分享秋月老師的味噌料理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